技術文章
當前位置:首頁
技術文章
22
實驗室的技術員們,是不是還在為靶點篩選熬大夜?采傳統方法如ELISA,又是標記又是漫長等待,忙得焦頭爛額還容易漏靶點。今天就來聊聊分子互作儀這個神器,尤其是GatorPlus,看看它如何讓靶點篩選變得輕松又高效!一、擺脫標記煩惱,省時又省心ELISA那套標記操作太麻煩了,稍不注意就影響分子活性,結果還得反復驗證。分子互作儀直接放大招——用SPR/BLI技術,全程無標記!就像給分子們創造了“無干擾對話空間”,通過實時捕捉分子結合時的折射率或光程差變化,精準記錄它們的互動信號。技...
查看更多21
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正在重塑科研范式。近年來,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迎來革命性突破,其中DeepMind開發的AlphaFold系列模型成為標志性成果。從AlphaFold2精準解析蛋白質單體結構,到AlphaFold3實現蛋白質與DNA、RNA、小分子等多分子互作的高精度預測,這一技術不僅攻克了困擾科學界50年的蛋白質折疊難題,更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入"AI驅動"的新紀元。一、AlphaFold:從原子級預測到多分子互作的跨越AlphaFold3作為新一代模型,通過引入...
查看更多21
在科研與實驗工作中,選擇合適的離心機轉子比較重要。臺式高速離心機PRO2415不僅轉子類型豐富,能滿足不同實驗需求,其主機本身也具備諸多亮點。本文將詳細解析其轉子參數與其他核心特點,助你精準匹配實驗需求。臺式高速離心機PRO2415主機(220V,50Hz),設計緊湊,重量僅12.60kg,便于實驗室安置與移動,適合多種實驗場景。而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PRO2415主機(220V,50Hz),重量21.00kg,在高速離心基礎上增加冷凍功能,可精準控制溫度,避免離心過程中樣本因...
查看更多21
一、DISK片狀載體的技術突破與行業價值DISK片狀載體憑借特殊的幾何設計(如圓形、菱形)和仿生材料特性,成為生物反應器規模化培養的核心組件。DISK載體其單層厚度僅0.44毫米、孔徑15微米的三維立體結構,可提供高達1500平方厘米/克的比表面積,較傳統平面培養提升3-5倍細胞密度。在狂犬病疫苗生產中,DISK載體結合生物反應器可使細胞密度達5×10?cells/mL,病毒滴度突破1×10?FFU/mL,較傳統轉瓶工藝效率提升8倍,生產成本降低50%以上。核心優勢解析:動態...
查看更多21
在類器官研究領域,包埋技術是連接培養與切片觀察的關鍵環節。傳統瓊脂糖包埋因操作繁瑣、樣本損傷率高、定位困難等問題,一直是制約實驗效率的瓶頸?;谪i來源細胞外基質(ECM)自主開發的SE-Gel類器官培養包埋膠,以仿生基質特性與創新工藝設計,不同于傳統瓊脂糖包埋模式。一、操作便捷性:無需特殊設備,1小時完成多樣本包埋傳統瓊脂糖痛點·需提前加熱溶解瓊脂糖粉末,冷卻后手動調配濃度,耗時≥2小時;·依賴水浴鍋、磁力攪拌器等設備,小型實驗室難以滿足條件;·膠液凝固時間長(通常需30分鐘...
查看更多